孩子“生活体验式”教育:为何能够矫正其不良习惯?
发表时间: 2025-02-18 04:41:25 作者: 质量样板展示区
孩子不良习惯矫正之秘方:父母“先顺后逆”,孩子“愿意配合,矫正有望”(一
父母“行为榜样”与孩子“行为准则”:预防和矫正孩子不良习惯“疫苗”(上)
本文通过作者自身的意外受伤经历,引出与快递员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交流。以快递员女儿的教育困境及解决过程为案例,深入探讨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在解决孩子厌学、价值观偏差等问题上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与实施路径。通过一系列分析案例,阐述了这种教育方式的优势与挑战,并对家长和社会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家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今年寒假,一位母亲向我大倒苦水,她14岁的女儿,在家除了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不是玩游戏,就是睡大觉!就是不写作业,还花钱大手大脚,没有钱了,还哭哭啼啼,2000压岁钱全部都花完!
这位母亲满脸愁容地说:“武老师,我家那14岁的丫头,这寒假过得真是让我头疼。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睡大觉,作业也不写,催了好多遍都没用。”
我赶忙安慰道:“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候是比较贪玩,您先别着急。孩子可能一下子放松了,就没了学习的节奏。要不咱们一起想想办法,给她制定个学习计划,规定好每天的学习时间,您觉得怎么样?”
女孩母亲接着叹气:“唉,还有呢,她压岁钱2000块钱,没几天就花得精光,没钱了还哭哭啼啼的,花钱一点都没数。”
我思索片刻回应:“现在的孩子对金钱可能没什么概念。您可以找个时间,跟她坐下来聊聊,告诉她钱是怎么来的,让她明白赚钱不容易。也可以让她自己记录一下每笔开销,这样能清楚钱花哪儿了。”
女孩母亲又抱怨:“还有,她从来都不做家务,喊她帮忙,就跟没听见似的。”
我建议说:“要不试试给她设置一些小奖励?比如完成一项家务,就给她一点零花钱或者满足她一个小愿望,慢慢培养她做家务的习惯。 ”
2018年10月5日,那是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日子。当时,我骑着电动车在道路上疾驰,突然,一位横穿马路的老头打乱了原本的节奏。
为了躲避他,我紧急刹车,然而巨大的惯性使我重重地摔倒在地,膝盖与地面猛烈撞击,裤子瞬间破裂,剧痛袭来。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半月板损伤。
我居住在6楼,受伤后下楼变得异常艰难。那时还没有菜鸟驿站,快递员通常不会送快递上楼。但当他们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纷纷伸出援手,不仅将快递送到家门口,有时还帮忙带走垃圾,这份温暖让我至今感激不已。
2019年暑假的一天,一位女快递员送快递时,注意到我大量的书籍快递,出于好奇询问用途。得知我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后,她打开了话匣子,倾诉起自己在教育女儿方面的困扰。
从那次刻骨铭心的意外受伤,收获快递员的暖心帮助,到与女快递员的倾心交谈,我好似被引入了家庭教育的复杂迷宫,真切见识到当代孩子教育问题的严峻,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在其中的无力与局限。
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3岁,小女儿9岁。大闺女让她很头疼,不喜欢学习,厌学情绪严重,还沉迷游戏,也不做家务,学习成绩也不好。
为了提高她的成绩,给她报了补习班,可结果却是越补越差。小闺女更是不让人省心,小小年纪就比姐姐还不喜欢学习,而且还想要一个智能手机。
当她以没钱为由拒绝时,小女儿竟然说:“你的钱不是从手机里面刷出来的吗?咋会没有钱?不相信。”以前大闺女还说家里钱是从银行卡ATM机取出来的,这让她又气又无奈。
随着科技的快速的提升,电子科技类产品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游戏、短视频等娱乐内容吸引了他们大量的注意力,导致学习兴趣下降。
同时,学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家长对成绩的过度关注,使得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是痛苦和压力,而非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厌学情绪。
在消费观念上,孩子们缺乏对金钱来之不易的认知,再加上广告、社会化媒体等外因的影响,很容易陷入盲目消费的误区。而在家庭责任感方面,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或忽视培养,孩子们普遍缺乏做家务、关心家人等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较为突出。
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成绩的提升,如大量依赖补习班、课外辅导等手段。这种方式虽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够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储备,但却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内在动力的培养。
以快递员女儿的情况为例,补习班的高强度学习并没有激发她对学习的热爱,反而让她更加抵触学习。
因为在补习班中,孩子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没办法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传统教育方式过度关注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轻易造成孩子出现价值观偏差、缺乏责任感和感恩心等问题。
让她假装生病,示弱于孩子,请求女儿帮忙送快递。第一次提出请求时,女儿果断拒绝,绝对没意识到妈妈的辛苦。
快递员并未气馁,第二次诚恳地与女儿沟通,向她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和生活的不易,女儿虽有所触动,但仍犹豫不决。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快递员每天都陪着女儿送快递。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们都穿梭在大街小巷。女儿亲身体验到了送快递的艰辛,不仅要搬运沉重的包裹,还需要面对各种客户的要求和问题。
经过这段送快递的经历,女儿的行为和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懂得了节约的重要性。同时,她对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极大的转变,开始主动学习,不再需要妈妈的督促和提醒。
这种转变源于她在生活体验中深刻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不易,明白了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这种切身体会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让她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学习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珍惜。
快递员女儿参与送快递的体验活动,实实在在地带来了令人惊喜的改变。在这成功实践的背后,其实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体验式学习理论与心理学理论,正是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能够发挥作用的深层密码。
体验式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参与生活实践,能够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例如,快递员女儿在送快递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如如何规划送货路线、如何与客户沟通、怎么样处理突发情况等。
通过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她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学会了如何思考和应对困难,这对她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都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要通过亲身体验来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当孩子在生活体验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会主动思考和探索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的一个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与家长在实践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也能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
快递员女儿在送快递的过程中,与妈妈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她不仅了解了妈妈的工作辛苦,也感受到了妈妈对她的信任和期望,这使得她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也为女儿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通过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孩子能够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快递员女儿在体验送快递后,明白了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的命运,这种内在的认知激发了她的学习动力,使她能够主动地完成作业、阅读书籍,甚至主动参加一些课外学习活动。
在生活体验过程中,孩子能够亲身感受到劳动的价值、父母的辛苦以及生活的不易,从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快递员女儿在送快递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妈妈工作的辛苦,明白了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从而学会了珍惜劳动成果,不再随意浪费金钱。同时,她也更加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对家庭的责任感也增强了。
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共同参与和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孩子也能够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付出,从而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改善亲子关系。
快递员和女儿在送快递的过程中,一起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互支持和帮助,她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和融洽。女儿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而是能够主动与妈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和谐。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家长们工作繁忙,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进行生活体验活动。例如,一些家长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加班加点工作,或者上班时间不固定,没办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带孩子体验自己的工作。
这就需要家长合理的安排时间,寻找一些既不影响工作,又能让孩子参与生活体验的方式。比如,可通过周末、节假日等时间,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和体验身边的事物,如一起买菜、做饭,让孩子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部分孩子可能对生活体验式教育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参与家长安排的体验活动。这原因是孩子对未知的体验感到恐惧,或者认为体验活动枯燥乏味。
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家长需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明白他们的想法和顾虑,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孩子逐渐接受并参与到体验活动中。
不同孩子对生活体验的感受和反应不同,教育效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些孩子可能在体验后很快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有些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此外,体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也会影响教育效果,如果体验活动不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可能没办法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因此,家长应该要依据孩子的真实的情况,灵活调整体验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确保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如家务劳动、种植植物等;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者服务、兼职工作等。同时,要确保体验活动的安全性,避免孩子在活动中受到伤害。
在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要引导孩子思考和总结,让他们从体验中获得启示和成长。
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和坚持。在孩子最初抵触或者体验效果不明显时,家长莫轻易放弃,要持续引导和鼓励孩子。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让孩子在不断的体验中逐渐成长和进步。
社会应通过种种媒体和渠道,大力宣传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可以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上开设家庭教育专栏,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案例的家长分享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
社区、学校等社会机构可以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更多的生活体验机会和资源。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并且开展亲子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学校可以开设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快递员女儿的教育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在解决当代孩子教育问题上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和成长,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改善亲子关系。
然而,生活体验式家庭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家长和社会一起努力,克服困难。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孩子的生活体验和全面发展;社会要加强宣传引导,提供支持与资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